小兒咳嗽是一種防御性反射運動,可以阻止異物吸入,防止支氣管分泌物的積聚,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繼發感染。任何病因引起呼吸道急、慢性炎癥均可引起咳嗽。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咳嗽、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。
小兒咳嗽怎么辦
小兒咳嗽的處理原則是明確病因,針對病因進行治療。如病因不明,可進行經驗性對癥治療以期達到有效控制;如果治療后咳嗽癥狀沒有緩解,應重新評估,鎮咳藥物不宜應用于嬰兒。
①祛痰藥物
慢性咳嗽如伴有痰,應以祛痰為原則,不能單純止咳,以免加重或導致氣道阻塞,可以選用N-乙酚半胱氨酸、鹽酸氨澳索、愈創木酚甘油醚、桃金娘油和中藥祛痰劑等。
②抗組胺藥物
如氯苯那敏、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嗦等。
③抗菌藥物
明確為細菌或肺炎支原體、衣原體病原感染的慢性咳嗽者可考慮使用抗菌藥物。肺炎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者可選擇大環內醋類抗生素,包括紅霉素、阿奇霉素、克拉霉素等。其他病原菌感染在初始經驗治療后,如需調整抗生素,應按藥敏試驗結果選用。
④平喘抗炎藥物
包括糖皮質激素、β2受體激動劑、M受體阻斷劑、白三烯受體拮抗劑、茶堿等藥物。主要用于CVA、EB、過敏性鼻炎等的針對性治療。
糖皮質激素治療2-4周后要再評估。感染后咳嗽一般可自行緩解,對癥狀嚴重者可考慮短期使用吸入或口服糖皮質激素、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或M受體阻斷劑。
⑤消化系統藥物
主張使用H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和促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等。
⑥鎮咳藥物
慢性咳嗽尤其在未明確病因前不主張使用鎮咳藥,且該類藥物的使用與一些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關,美國兒科學會警示,可待因禁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咳嗽。
非那根的鎮靜作用有可能誤導家長,應用該藥減少孩子的吵鬧而忽視了該藥的不良反應,包括煩躁、幻覺、肌張力異常,甚至呼吸暫停、嬰兒猝死。不良反應在嬰兒中表現明顯,致WHO提出警告:非那根禁用于2歲以下兒童,禁止作為鎮咳藥物。
注意去除或避免誘發、加重咳嗽的因素。避免接觸過敏原、受涼、煙霧的環境;對鼻竇炎可進行鼻腔灌洗、選用減充血藥;體位變化,改變食物性狀,少量多餐等對GERC有效;對氣道異物者則應及時取出異物;藥物誘發性咳嗽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停藥;對心因性咳嗽則可給予心理療法;及時接種疫苗,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和呼吸道感染。
- 孩子不吃飯,中醫兒保專家這么
小兒的生理特點為“脾常不足”,在兒童的生長發育過程中,由于新陳代謝旺盛,身體對營養能量的需求大,而小...
- 兒童保健專家:11種嬰幼兒濕疹
濕疹外治的劑型很多樣化,有時醫生或醫師臨床時間有限,未必有時間可清楚逐一解釋不同劑型的適應證,現簡單...
- 治療風疹須知:風疹的有效治療
風疹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如果孕婦早期感染了風疹會對寶寶造成很大影響,通常1-5歲...
- 【兒保醫生手記】如何站,何時
寶寶現在5個月左右,別人的孩子3、4個月抱著時有站站跳跳的動作,而寶寶沒有,為什么就他會出現這樣的情況...
- 夏天寶寶吹空調注意事項
夏天本是出汗的季節,但科技的進步創造出與大自然不同的恒溫環境--空調房,需要出汗的...